10月20日,202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(CWP2025)在北京·中國國際展覽中心(順義館)盛大啟幕。作為工業控制領域的“國家隊”與“主力軍”,國能智深攜三大核心技術系統及近期風電自主創新突破性成果,于E1-A04展位全方位展現其在風機控制與新能源領域的自主研發實力,為全球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的“中國工控”動能。

本次展會,國能智深重點展出的iICP智能管控一體化系統,是基于多年工業自動化產品開發設計經驗和豐富的核電、火電、光伏、風電等發電行業監控工程經驗,參考工業控制優秀設計思路,針對發電行業特性設計開發。系統基于微服務思想構建平臺,模塊實現不限語言,模塊間采用通用消息的方式交互,單個模塊功能獨立邏輯清晰,易擴展,具備高開放性。針對采集、傳輸、處理、存儲等各個關鍵節點,支持單機方案、主備方案、集群方案,支持雙網冗余,支持分布式部署,支持關鍵進程自恢復,能應對各種復雜的部署要求和可靠性要求。
同期重磅亮相的主動支撐控制系統EDPF-ASCS,是國能智深創新性采用成熟的分散控制系統iDCS技術,開發的一套適用于新能源場站功率快速一體化控制的系統,將傳統功率控制由“裝置化”向“系統化”轉變,可為風電場和光伏電站提供電壓控制(AVC)和有功功率控制(AGC)功能,以及一次調頻、慣量等高級控制功能,所有控制功能均集成于同一控制平臺,便于運行維護及系統功能升級。該系統憑借百毫秒級精準響應、強抗擾能力、深度電網友好支撐性能,已在寧夏、內蒙古等區域的大型光伏電站應用中斬獲優異成績,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提供關鍵技術支撐。
此外,國能智深展示的數字孿生技術,以數字孿生技術為核心,構建風力發電機的虛實融合映射體系,實現從結構到性能的全景級可視化與智能化管理。通過高保真物理建模與實時數據驅動,平臺同步再現設備的運行狀態與健康演化過程。系統集成螺栓預緊力監測、塔筒傾斜監測、傳動鏈振動監測、葉片健康評估及運行能效分析等功能模塊,形成完整的數字孿生體,依托多源傳感、邊緣計算與AI算法,可實時識別異常、預測故障趨勢,動態優化風機運行策略。
在核心技術展示之外,國能智深近期在風電自主創新領域的兩大成果備受矚目。其一,國能智深與北京國電電力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攜手共建“風機國產化改造聯合實驗室”,明確實驗室定位為“風電控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”,目前已聚焦“進口PLC替代、自主適配”等核心技術方向,全力推進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的深度融合,為解決風機控制領域“卡脖子”問題搭建關鍵創新平臺。其二,依托國家能源工控系統與信息安全研發中心,國能智深聯合三一重能,于2025年9月5日在新疆塔城托里風電場,成功完成10MW陸上風機主控國產化項目首階段樣機試制并實現并網發電。這一里程碑式突破,標志著我國大兆瓦風機控制技術邁入完全自主可控階段,徹底打破國際技術壟斷,不僅為我國突破能源裝備核心技術自主化瓶頸提供“可復制、可推廣”的實踐范例,更對推動國家能源供應鏈多元化、保障能源電力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戰略意義。
作為始終堅守“安全自主可控”研發原則的工控領軍企業,國能智深已實現從硬件層、固件層到軟件層的全棧可控,平臺軟件100%自主化,硬件和操作系統100%國產化,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應用業績超4500臺套,覆蓋火電、水電、新能源、核電、煤炭、化工等多個領域,支撐電力系統裝機容量超3.5億千瓦。此次亮相CWP2025,國能智深既展現了中國工控企業的技術硬實力,更傳遞出開放合作的誠意。未來,國能智深將持續深化與三一重能等戰略伙伴的合作,以“自主技術+自主平臺”為核心引擎,全面推進10MW陸上風機主控國產化等技術的示范應用與內外推廣,加速風電裝備向智能化、數字化轉型,為我國建設新能源強國、實現“雙碳”目標貢獻更多自主創新力量。
